無膠棉和仿絲棉的市場在7月份依然是面臨了很大的挑戰,以西安富民無紡有限公司為例,7月份無膠棉和仿絲棉的產量普遍低于2019年水平的30%左右。造成這一市場困境的主要原因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外貿市場萎縮,內需市場不足
根據有關數據,調研結果顯示,在2020年,中國服裝外貿市場要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的50%以上。很多外貿服裝加工廠由于沒有接到訂單,造成了長期放假的局面。這也致使了2020年7月份,主要依靠服裝加工使用的無膠棉和仿絲棉的市場份額不高。
在外貿市場萎縮的前提下,很多廠商積極尋找內需市場,但由于無膠棉和仿絲棉主要是應用在冬裝市場,在7月份冬裝市場內需并未啟動,所以銷量也不佳。而且由于疫情的影響,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并不是很強烈,拉動內需的各項政策也顯現的不是特別突出,經濟復蘇雖然對于7月份的市場有所改觀,但是,還不足以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水準。從西安富民無紡有限公司研究室對于浙江蘇州等紡織基地的調查結果來看,江浙地區織布的開機率普遍不高,最低的地區開機率不高于70%,而表現比較好的一些地區開機率也只達到了85%左右。作為服裝必須使用的布料來看,服裝市場在8月份情況并不是很好。
無膠棉紡絲棉原料
從七月份開始,作為無膠棉和仿絲棉的最主要原料,聚酯纖維價格基本維持不變。這是由于大型的聚酯切片廠由于價格的不穩定和市場的萎縮,紛紛聯合起來進行停產保護價格。從2020年7月份開始,在國內最主要的13家聚酯切片廠,發文減產50%以上,用于保護市場價格。
雖然停產保護價格是一種商業行為,但對于下游廠商來說,本來已經進入白熱化的價格戰更加雪上加霜。面臨原料市場,供應不足,銷售市場萎縮,雙重壓力下無膠棉和仿絲棉供應商,基本在零利潤銷售。
一般情況下,無膠棉和仿絲棉生產廠商的生產投資在百萬元上下。根本沒辦法做到停產保護價格。所以硬著頭皮生產是現在很多無膠棉和仿絲棉廠家面臨的困境。
綜上所述,在7月份由于原料價格沒有隨著市場萎縮進行降價,致使在本月無膠棉和仿絲棉的價格不變。外貿服裝出口由于全球疫情的影響也表現得并不如意,所以造成了7月份無膠棉和仿絲棉市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