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非保民”政策下非織造布企業冬季用氣困境
2020-12-22 13:31:19來源:陜西西安富民無紡
西安富民無紡作為一個在西北地區具有一定規模的非織造布企業,旗下的噴膠棉、無膠棉、仿絲棉、硬質棉等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熱源對纖維進行加溫。每月耗用天然氣量比較大,而天然氣的價格直接決定了產成品的成本,所以每次天然氣價格的波動都會影響到富民無紡的經營效益。
在每年冬季,為西安富民無紡有限公司,提供天然氣的藍田城燃天然氣公司都會下發《非居民天然氣保供協議》,并要求簽署,如不簽署,出現天然氣緊張時會面臨停氣,為保障生產,富民無紡公司只能與其簽訂。
根據保供協議要求,如果出現天然氣供應緊張,為保障非居民用戶的天然氣使用需求,藍田城燃天然氣公司會高價購買第三方氣源,提供給非居民用戶使用,其中高價的價差由非居民用戶承擔。
為環保改用天然氣
作為非居民用戶的一員,最早富民無紡熱源是使用煤炭燃燒,但非常污染環境,在2017年搬遷至新廠址后,改用了符合環保要求的生物質顆粒鍋爐,但由于擔心國家環保力度加強,同時考慮到對環境保護的企業責任,將花費六十余萬元的只使用了1年的生物質顆粒鍋爐廢棄,西安富民無紡有限公司在2018年花費了數十萬元引入天然氣管道,由原來的使用生物質顆粒熱源改成了天然氣熱源。這項舉措雖然白費了六十萬的生物質顆粒鍋爐,但是響應國家減少污染氣體排放要求的,盡到了企業應該肩負起的社會責任。
冬季面臨的困境
改用天然氣后,富民無紡面臨在冬季用氣緊張時,漲價的困境。根據每年簽署的《非居民天然氣保供協議》,每到冬季天然氣公司都會漲價,而且漲價幅度不低,2018年最高氣價漲到到了每立方米4元多,是日常2元的兩倍。2019年天然氣調價從11月份開始到2020年3月份才結束,最高氣價漲到了5元多。天然氣價格的上漲直接導致成本的上漲,而很多購銷合同都是在漲價前簽署的,不能隨意給下游客戶漲價,每到冬季,富民無紡可能面臨訂單0利潤或負利潤的情況。
“壓非保民”政策是發改委下發的《西安市采暖季天然氣保障工作方案》要求,主旨是希望如果管道天然氣緊張的情況下,能夠減少非居民用戶的使用量,保證居民正常的生活用氣。但什么時候天然氣用氣緊張,用氣缺口有多少,高價購買第三方氣源的價格是多少,這些數據作為用戶是不知道的,只能被動接受高價方案。比如在2019年,用氣漲價在供暖季開始前就實行,一直漲到第二年4月份,在這將近半年的時候,從未有平價氣出現,用氣一直是緊張,天然氣公司一直在收取高價價差的現象,作為非居民用戶因為看不到數據就很難理解,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希望藍田城燃天然氣公司能和企業聯動起來,公布一些數據為企業減少冬季定價的困難。